重选法在黄金选矿中的应用现状
来源:青州冠诚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发布时间:17-06-08
黄金是人类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它有着迷人的金属光泽,也获得了许多人的追捧和喜爱,因此人类从远古时代就开始开采和冶炼黄金。黄金在矿石中的含量极低,为了提取黄金需要将矿石破碎和磨细并采用选矿方法预先富集或从矿石中使金分离出来。黄金选矿中使用较多的是重选和浮选,重选法在砂金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重选法是根据各种矿物密度及粒度的不同,借助于流体动力和各种机械力的作用,造成适宜的松散分展和分离条件,从而得到不同密度或不同粒度产品的工艺过程。 重选在岩金矿山应用比较广泛,多作为辅助工艺,在磨矿回路中回收粗粒金,为浮选和氰化工艺创造有利条件,改善选矿指标,提高金的总回收率,对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重选法是一种古老的选矿方法,并较早地应用于黄金选矿生产中,是一种主要的选金方法。砂金矿基本上都是利用重选法。用重选法从脉金矿中回收金也十分有效。地露天开采的砂金矿而言,还可用立式离心选矿机选金。根据重选法所用设备的不同,重选方法很多。重选法可分为重介质选矿、跳汰选矿、摇床选矿、溜槽选矿、螺旋选矿、离心选矿、风力选矿。常用于选金的重选设备可分为跳汰机、摇床和溜槽三大类。溜槽类包括固定溜槽、圆锥选矿机、螺旋选矿机、螺旋溜槽、淘金盘等。
重选法的发展简史
重选是伴随冶金业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早在公元前两千余年,古希腊人就用
兽皮在河溪中淘取自然金属和金属矿物。以后随着金属需用量的增加而采用木溜槽操作,这是属于斜面流分选的雏形。中国的重选技术可以追溯到殷商甚至更早的年代。其原始形式为淘洗,常采用特制的木盘,到了宋代出现了木制溜槽。中国到了清代洗选工具又有发展 ,有相关文献记载了清代采用淘床选金的情景淘床为木制,上置一竹筐,将砂倒入筐内,一面注水,一面掀簸竹筐。金从筐底缝隙漏在淘床上。淘床上设置刻槽的木板,进一步将金粒加以富集。这种操作程序已接近现代的洗矿一筛分一溜槽选矿的工艺了。18世纪后半叶,蒸汽机的问世为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动力。从此,重选开始形成为一个产业部门。1890年弱磁场磁选机的问世,20世纪初泡沫浮选法的兴起,打破了重选法在选矿工业中的垄断地位。但重选在矿物原料处理量方面却仍然保持着重要地位。在经过一段停之后,重选法继续向提高分选精确性和强化分选过程方向发展。1939年荷兰率先采用水力旋流器进行重悬浮液浓缩;1943年汉弗莱研制成功螺旋选矿机。自此,重选法突破了原有垂直流和斜面流的分选模式,增加了静力分选和离心力分选形式。西方重选技术于20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逐步建立起了机械化重选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选工业得到迅速发展。50年代末研制出了十六层翻床、陶瓷螺旋选矿机、双层摇床等设备。建立起多座大、中型重选厂。生产的钨精矿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锡精矿产量也名列前茅。60~70年代是中国重选设备大发展时期,先后制成了具有中国独特风格的卧式离心选矿机、弹簧式摇床、振摆皮带溜槽、旋转螺旋溜槽和大粒度跳汰机等设备。
重选法简介(主要介绍跳汰选金、摇床选金、溜槽
选金和重介质选矿)
(1)跳汰选金
跳汰是重要的重选法之一。跳汰过程的实质是使不同比重的矿粒混合物,在垂直运动的变速介质(水或空气)流中按比重分层,比重小的矿粒位于上层,比重大的矿粒位于下层。然后再借助机械的作用和水流的作用将其分成比重不同的产物,分别排出。跳汰选矿适用于粗中粒物料的选分,选别金属矿石的粒度上限为50mm,下限为0.2-0.007mm。通常用来选别18-2mm之间的粗粒矿石。跳汰选金是以跳汰机为选金设备的选金过程。跳汰机是常用重选设备,类型很多。跳汰机分为水力跳汰机和风力跳汰机,风力跳汰机用得很少。各类跳汰机的基本构造都是相似的,他的选别过程是在跳汰室中进行的。
(2)摇床选金
摇床选矿是选别细粒物料应用广泛的重选法之一,是以摇床为主要设备的选金过程。我国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衡阳式摇床、云锡式摇床和弹簧摇床三种。摇床是在水平介质流中进行选矿的设备,由床面和传动机构两部分组成,床面由传动机构带动作纵向往复运动。矿古在摇床上的分选是在床面往复运动过程中逐步完成的。促成矿粒运动的因素,除自身重力外,主要是冲流和床面差动运动。矿粒在运动中经受垂直于床面的分层作用和平行于床面的分离作用。两项作用的结果是不同矿粒自床面的不同区间排出。摇床根据所选别的矿石粒度的不同,可分为粗砂床(>0.5毫米)、细砂床(0.5~0.074毫米)和矿泥床(0.074~0.037毫米)三种。摇床的优点是选矿稳定可靠,矿带分布清晰可见,富矿比(精矿品位与原矿品位之比)比其他许多选矿方法都高,大可达100多倍,容易看管,便于调节,并且一次选别就能得出终精矿和丢弃尾矿。缺点是生产率低,选别0.2mm以上矿砂的处理量为0.7—0.5吨/台.时,所以需用台数多,占地面积大,耗水量较大。 (3)溜槽选金 溜槽选金是一种古老且迄今仍在使用的重选方法,是利用斜面水流进行选矿的方法,是将矿粒混合物给入倾角不大的斜槽内,在水流的冲击、矿粒的重力 (有时还有离心力)、磨擦力的作用下,使矿粒按比重沉在槽内的不同地带,比重小的矿粒被水流带走,从而达到按比重分选的目的。溜槽选金的主要设备是溜槽。溜槽是一倾角为3°~4°(大不超过14°~16°)的木制(或钢材)狭长斜槽。黄金行业可就地制造。分选原理是:矿浆从槽头给入溜槽后,在水流作用力、矿粒重力(或离心力)、矿粒与槽底间摩擦力等力的联合作用下,不同密度的矿粒松散分层和分离,密度大者在槽底成为精矿,密度小者成为尾矿。溜槽为间歇作业,当槽底精矿沉积到一定高度时,停止给矿,清出精矿。溜槽的种类很多,按矿粒所受的作用力可分重力溜槽和离心溜槽。按选别的力度可分粗粒溜槽和矿泥溜槽,前者适于处理粗粒级的物料,后者适于处理细粒级物料。粗粒溜槽和矿砂溜槽主要用于金、铂、锡的砂矿以及其他稀有金属矿砂矿,如独居石、锆英石等砂矿的选别,矿泥溜槽常用于钨、锡等矿石的选别。粗粒溜槽由于需要大量人工操作,常被跳汰机所取代。 (4)重介质选矿。 重介质选矿是在比重较大的介质中使矿粒按比重分选的一种选矿方法。重介质的比重介于重矿粒比重和轻矿粒比重之间,把物料给入重介质中,结果比重大于重介质比重的矿粒则下沉,比重小于重介质比重的矿粒则浮在重介质的表层。然后将已分离的轻、重矿物分别截取,即完成分选过程。这种选分方法主要决定于矿粒的比重,受粒度和形状的影响较小,所以他的分选精确性较高,可以选分比重差很小(的矿物。入选物料的粒度范围也可以很宽。但是粒度过小的矿粒,特别是当其比重和重介质的比重接近时,矿粒沉降速度很小,因而分离过程很慢,分选效率将大大降低。所以重介质选矿对于入选矿石粒度的下限有一定限制,在选分前需筛去细粒或脱泥。目前常用重介质选矿处理有用矿物呈粗粒嵌布或细粒集合体嵌布的矿石。当这种矿石破碎到一定的粒度以后,将有大量脉石解离出来,而有用矿物呈单体或连生体出现,利用重介质选矿既可分出大量脉石,因而进入下一段工序的矿石量大大减少,从而提高了选矿厂的生产能力,节省了选矿费用,故重介质选矿在金属矿选厂常作为一种预先选别作业,与其它选矿法组成联合流程。作为重介质的有重液和重悬浮液。重液是一些密度大的有机液体或无机盐类的水溶液,可用有机溶剂或水调配成不同的密度。工业生产上采用重悬浮液为重介质,故一般所说的重介质主要是指重悬浮液而言。 重介质选矿设备种类较多,常用设备有深槽圆锥型重悬浮液选矿机、浅槽式鼓型重悬浮液分选机、重介质振动溜槽、重介质旋流器。重选法在黄金选矿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相对于浮选法而言,他对环境有着更小的伤害,且成本较低,对增加产量和降低成本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黄金选矿中,重选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